虽然从未见过本人,H同学在老师心里是位学霸。在头脑风暴时,从他的谈吐和应答感受到了他超群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办事效率。本来计划要DIY的他,把想去的学校以及申请流程都研究透了,最后因为考虑到自己课业繁重,怕忙不过来,就又找到了天道。他把想申的八所学校一一告诉老师,全部都是排名前十的名校,难度都非常大。从硬件上来看,H同学GPA非常优秀,语言成绩也都很高,冲击名校的希望是很大的。但是,实习经历偏弱,对于金融工程这类学科的申请,着实是一根的软肋。当时H同学并没有意识到实习的欠缺会对申请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以为只要做过实习就可以。通过老师们的讲解,H同学了解了自己的申请的短板所在并明确了自己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然而,由于H同学来到天道的时间已经临近申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份含金量高的实习确实很难。最后,在一些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相关性比较大的。但是时间受限,又要应付学校繁重的课业,不能像暑期实习那样系统地学习和工作,导致实习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对于顶尖名校的申请,仅有一份相关实习通常是不够的。碍于时间紧迫,老师决定针对之前的实习重新挖掘,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其中与量化金融相关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H同学也格外的用心,积极与之前的实习单位联系沟通,查找资料,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实习的经历总算是提升到了量化金融的高度。随后,整个文书创作启动了。
在创作文书时,H同学的想法很多,同时也有点纠结。自己的经历很多,哪个都不想放弃,但是又老觉得自己的经历不够“高端”。其实很多学生都跟H同学有类似的困惑,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一股脑的展示给学校,又担心自己的经历不足以打动对方。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与讲解,最终选出了三段含金量和相关性都是最佳的经历来体现自己的研究能力。文书开头的创作也是煞费苦心,为了写得新颖吸人眼球,老师和学生讨论了多个版本,为此,H同学还特地向在投行工作的学长取经,试图把投行工作的日常和经验融入到文书当中来。说到文书的结尾,why school的部分,H同学更是非常的用心,提起每所学校,他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说得头头是道。仔细询问之后才发现,他当初选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项目研究过了,也跟学长学姐们取过经。可以说,H同学在文书创作上面不仅展现了他办事高效的特点,并且由于他对学校的了解和用心,也让整篇文书非常有他自己的风格,充满了灵气。
记得所有的申请完成了之后,在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面试消息后,H同学跟老师说,我他最想去哥大。看到论坛上面有同学报哥大的offer,自己这边没动静,H同学总会很担心。好在,哥大的录取最终还是被他盼来了。愿H同学带着他的学霸气质在哥大继续谱写辉煌的篇章,祝福H同学拥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哥伦比亚大学掠影